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1977年邓华回京,要求洪学智回部队工作,邓小平:去国防工业办吧

2023-03-28| 发布者: 唐海信息港|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开国上将洪学智是我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他戎马几十年,为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全部心力。洪学......
于翰民 https://m.fh21.com.cn/doctor/1044125/

开国上将洪学智是我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他戎马几十年,为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全部心力。

洪学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两次授予上将军衔,这在我军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国外也是没有先例的,这充分反映出洪学智在军内的重要地位。

洪学智

对于洪学智将军,邓华是十分熟悉的,对他的一些遭遇,邓华则是有些愧疚的。邓华和洪学智曾是东北战场上的战友,也是解放海南岛时的战友,更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友……

1977年邓华回京工作,当组织问他有没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只说了句:“我想让洪学智回部队工作。”

邓华:老哥来得好啊,来得非常及时

1950年8月9日,一列从广州抵达北京的列车徐徐进展,洪学智从拥挤的列车上下来,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股热潮。此时正值盛夏,洪学智在列车上被闷得透不过来气,好不容易下车,没想到车站又像是一个大蒸笼,这也令洪学智感到十分烦躁。

此时的洪学智是解放军第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同时他兼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以及广东军区海军司令。洪学智这次来北京是奉了叶剑英的命令,向军委请示新增番号的15兵团和广东军区合并中存在的问题。

正当洪学智擦着额头不断冒出的汗水,忽然听见一个熟悉且热情的声音大喊着:“老哥——”

邓华

“老哥”是湖南人对比自己年长的兄长一种亲切尊敬的称呼,洪学智听到这个声音连忙转头一看,随后咧着嘴笑了起来。只见邓华一路小跑朝自己奔来,脸上还洋溢着笑容。

洪学智和邓华是老战友了,解放战争初期两人曾一起在辽北军区工作,当时邓华是军区司令员,洪学智则是副司令员;在东北野战军时,邓华和洪学智又分别担任第7、第6纵队司令员;随后第四野战军南下,在江西成立第15兵团,邓华担任司令员,洪学智担任第一副司令员。

邓华和洪学智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他们的感情也就非常好了。洪学智和邓华拥抱过后,问他:“伙计,你不是去东北了吗?任务不是很紧张吗?怎么现在在这里呢?”

邓华眨着眼睛对他说:“我们马上就要走了,这不是还有件事没有办妥嘛!”

洪学智看了看邓华身后,没有见到熟悉的面孔,便问他:“你该不会是专程来接我的吧?”邓华笑着说:“老哥猜对了,我就是专程来接你的。”

还没等洪学智说话,邓华凑近他继续说:“老哥,这次你来得好啊,来得非常及时啊!”邓华这句话令洪学智十分疑惑,便说:“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怎么回事?”

邓华

邓华一边拉着洪学智上了一辆美式吉普车,一边说:“当然有很重要的事情了!”洪学智看看邓华,恍然大悟地说:“我明白了,是关于朝鲜的事情吧?”

邓华用赞许的眼神看着洪学智,嘴上却说:“现在还不能向你透露呢!一会到你就知道了,林副主席会和你谈的。”

没过多久车子就拐进一处小院,屋内林彪正坐在桌子前,当他看到洪学智和邓华进来后,指了指饭桌说:“你们来了啊,坐下吧,吃饭。”

林彪端起碗,直奔主题:“洪学智同志,组织上已经决定了,你到东北去,马上就走。”林彪的话令洪学智感到非常意外,震惊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随后林彪简单地向洪学智介绍了情况:13兵团已经在鸭绿江边布防,这是四野的老部队,邓华今天就要前往朝鲜了解作战情况。邓华一走,洪学智就必须马上到位,去东北指挥管理部队。

如今13兵团和15兵团对调,所以现在机关和部队都是原15兵团的原班人马,洪学智也是非常清楚的。这也正是军委为何派洪学智去东北的重要原因。

邓华见洪学智没有说话,便说:“老哥快点吃饭,吃完饭我们一起走。”

洪学智的性格比较耿直,他放下碗筷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如果组织需要我的话,我就服从命令。但我这次来北京还有其他任务,叶参座还等着我回去呢,我是不是汇报完再去东北?”

林彪面无表情地说:

“不行,等你回去汇报完再回来就来不及了。现在朝鲜局势十分紧张,东北边防的任务不能再等了,叶司令交给你的任务你可以写信或者打电话汇报,顺便让他选择其他的人管理你的工作。”

洪学智见回去无望,便说:“可是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连换洗衣服都没带,怎么说也得让我回去拿几套衣服吧?而且我现在还长了医生的疱疮,这也得回去治治啊!”

林彪摇了摇头,说:“衣服你可以去东北找,疱疮你也可以去东北医治。”邓华见林彪一直拒绝,便开玩笑地说:“对对对,林副主席,现在可不能让洪学智回去,他一回去,叶司令就会找理由将他留下,不让他回来可怎么办呢?”

林彪

洪学智也笑着说:“不会的,怎么会呢!”邓华叫起来:“反正今天我截下你了,你就别想回去了,快点准备准备和我去东北吧!”

洪学智没有办法,只好给叶剑英打电话说明情况。叶剑英听了洪学智的话也有些着急,电话那边的声音也高了起来:“怎么回事?洪大个儿,这是你要求的吧?”

洪学智无奈地说:“当然不是我要求的,我一到车站就被邓华拦下了,直接将我送到林副主席这里了,这是中央军委早就决定好了的。”叶剑英听后压低声音说:“你先回来再说!”

就在这个时候林彪的秘书说了句:“两位首长,该出发了,下午一点的车票,再不走就赶不上火车了。”

电话那边的叶剑英显然也听到了秘书的话,沉默了一会说:“既然军委已经决定了,那你就去。”停了一会叶剑英嘟囔了一句:“早知如此,我就不让你去北京了。现在怎么办,我这这么多事,该上哪找你这样的人?”

洪学智

当天下午一点多,两人踏上了前往东北的火车。由于邓华留下了洪学智,因此他一路上显得十分高兴,还哼起了自己最爱的京戏。

洪学智见邓华如此高兴,便说:“伙计啊,你怎么还对我搞突然偷袭,也不提前给我打个电话说一声,让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什么东西都没有带。”说完他还揭开上衣,露出肩膀说:“你看,我热得长了一身大疱疮!”

邓华笑着说:“如果提前给你打招呼的话,叶参座就不会让你来了。身上长的大疱疮到东北就会好了,那里比较冷。至于日常用品和换洗衣服,等我们到了沈阳,我给你弄去!”

紧接着邓华说:

“大个子,我实话和你说吧,这次是我向军委和毛主席建议让你过来的。我打电话给赖传珠政委,他也赞同我的意见,还是他告诉我说,你近日要来北京汇报工作。哈哈,你看看,我要找你,你自己送上门来,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洪学智

洪学智其实也想去朝鲜打仗,只是刚开始有些没反应过来,如今高兴地说:“去朝鲜打仗,我也是非常愿意的!”

进入朝鲜后,洪学智一直负责后勤方面的事情,他和邓华再次并肩作战……

毛主席两次问起洪学智

1953年8月,洪学智离开朝鲜战场,前往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寒假期间,洪学智回到北京,当时担任副总参谋长的黄克诚找到洪学智:“军委经过研究决定,春节后你不用去南京学习了。现在急需人才,让你马上到总后工作,已经通知军事学院了。”

洪学智对这一命令感到十分突然,他说:“难得有一个学习的机会,能不能让我按照计划把学习搞完后再回来工作?”

黄克诚摇了摇头,说:“军委已经决定了,现在总后的工作非常多,很多事情都是开创性的。机构需要调整,很多标准要制定,所以军委才会让你现在回来工作。”

洪学智(左一)和陈赓、粟裕等

1954年2月28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洪学智为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9月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

洪学智能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实至名归的,他在红军时期曾担任军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曾担任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水时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

1957年,黄克诚前往其他部门工作,洪学智则担任总后勤部部长,直到1959年10月转到地方工作,前往吉林担任省农业机厅厅长。洪学智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只能接受这一结果。

某天省里的一位领导告诉洪学智,毛主席向韩先楚发问:“好久没见到洪学智了,他到哪里去了?”韩先楚说:“我也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听说他在吉林工作。”

毛主席点点头,说:“如果见到洪学智的话就转告他,庐山会议上他没什么大不了的。”

毛主席和韩先楚

1966年8月,身为候补中央委员的洪学智来到北京开会,韩先楚将毛主席询问过他的事情转告给了他。洪学智听后十分激动,激动之余又有些感动,他说:“请你转告毛主席,我在吉林很好,也在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1970年年底,洪学智来到距离四平市有几十公里的金宝屯农场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真正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了!”在农场里,洪学智什么活都干,比如说种菜、放牛、做豆腐等等,这也确实如洪学智所说的那样,学到了很多东西。

某天晚饭结束,洪学智和一位名叫孙炎锋的知青一起散步,当他们走到菜园旁一块刚收获过的玉米地时,却发现农场的工作人员正在驱赶老乡。

洪学智看到这一场面十分疑惑,他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孙炎锋回答道:“农场专门组织了护青人员,不让附近的百姓捡丢弃在地里的玉米。”洪学智听完当即紧皱眉头,然后说:“这个规定是不行的,我得找军管会的人说说。”

洪学智和彭德怀等

孙炎锋连忙拉住洪学智,说:“这件事你就别管了,顾好自己就行了。”洪学智却摇了摇头,说:“这不行,我不能任由这种事情发展下去!”见到军管会主任后,洪学智严肃地说:

“你们为什么要赶老百姓们,这里的百姓连粗粮都吃不饱,你们不能这样做。你要记住自己是一名军人,军人的生命线是保护人民,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要忘记人民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很快,农场为附近挨饿的百姓们放宽了拾曲米的政策。这一消息被老百姓们得知后,大家都十分感动地说:“洪将军真是个好人啊!他为我们老百姓说话。”

1971年,毛主席再次想起洪学智,他问一旁的周恩来:“洪学智现在在哪里?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周恩来先是摇了摇头,然后说:“准确地点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在东北的某个地方。”

随后周恩来通过沈阳军区领导了解到洪学智的情况。不久后洪学智前往长春工作,担任省石油化工局局长。

邓小平:让他去国防工办吧

1977年邓华回到北京,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部队,担任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当中央军委问邓华还有没有要求的时候,邓华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还在四川的家人,而是自己的“老哥”洪学智。

邓华的内心深处对洪学智还是有不少歉意的,因此当军委问他有没有要求的时候,他说:“我希望洪学智同志也能回到部队工作。”军委领导听了邓华的话没有拒绝,而是接受了这一意见。

8月18日,也就是军委领导接受邓华提出意见的第二天,洪学智正在长春参加庆祝中共十一大召开的大游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名工作人员找到洪学智,对他说:“你不要参加游行了,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军委让你回北京工作,此时中央派来的飞机正在东机场等着你呢!”

洪学智听了工作人员的话有些不敢相信,他问:“是真的吗?中央真的派飞机来接我了?”工作人员点点头,说:“中央组织部已经通知了。”

洪学智说:“可是现在到了吃饭的时间,不如等吃完饭再走吧?”工作人员说:“飞机上准备了午饭,您就在飞机上吃吧!”

就这样,洪学智离开自己工作了17年的东北,再次回到北京。当邓华听说自己的“老哥”洪学智回来后,连忙赶到他居住的地方。邓华眼含热泪,看着分别十几年的老哥,哽咽地说:“没想到我昨天才向中央提出建议,你今天就回来了,我好想你啊老哥……”

洪学智拍了拍邓华的肩膀,动情地说:“好了好了,咱们哥俩今天可要好好喝上一杯啊!”

没过多久,叶剑英调洪学智回到总后勤部工作,邓小平知道后却亲自点将,说:“就让洪学智去国防工办吧。”

国防工办在洪学智的领导下大力开展民品生产,从汽车到电视机、照相机等大批产品相继问世,著名的嘉陵摩托车就是在这一事件问世的。

1980年1月,中央军委再次任命洪学智为总后勤部部长。4月,全军后勤工作座谈会召开,洪学智在会议上提出现代化的军队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后勤来保障,要加强后勤战斗化建设。

除此之外,洪学智还在全军开展了不少调查和改编,就其规模、范围和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来说,这些措施在我军后勤史上都是空前的,而这些举动对推动我军后勤工作和发展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洪学智的倡导下,总后的一般干部都会下基层进行调查,也为基层的官兵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除此之外洪学智也会亲自带着大家到新疆深入基层调查,基层部队的官兵们的艰苦生活让老帅们为之动容,不禁潸然泪下。

在军费缩减的情况下,为了办好后勤工作,洪学智花费了不少心思。洪学智运用了营养学理论来指导改善部队的生活,并提出“斤半加四两”的伙食标准,也就是保障每位战士一天能够吃上一斤半的蔬菜、一两肉、一两禽鱼蛋、一两豆制品、一两动植物油。

当这一标准被洪学智提出后,军中大为赞赏,也为我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邓小平

1987年11月18日上午,洪学智刚上班就接到了一个奇怪的通知:“立刻前往邓小平同志的住处开会。”

之所以说这个通知比较奇怪,一来是因为军委开会很少有当时通知当时开会的,大多数都是提前通知;二来邓小平很少请人到自己的家中开会。

洪学智考虑到这次会议的与众不同,因此没有过多耽误立刻来到邓小平的主持。洪学智刚推开门就看到屋内除了有邓小平本人外,还有杨尚昆和刘华清。

大家落座后,邓小平指着洪学智和刘华清问:“他们两个的命令下没有?”杨尚昆回答道:“下了,都已经签了。”

邓小平点点头,对洪学智和刘华清说:“军委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商量,最终决定让你们两个担任军委副秘书长。”

邓小平这句话令洪学智没有反应过来,要知道今年他已经74岁了。按照组织规定,洪学智的年纪本应退居二线,解甲归田,那么邓小平为何会让他担任军委副秘书长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当时我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在进行改革,而且成果是非常不错的,因此国家继续一个部队改革的人才。尽管当时的人才是很多的,但邓小平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洪学智才是那个最符合的人选。

洪学智虽然已经74岁了,但他行动依然灵活,思路也是比较清晰的,更何况洪学智的身上还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就这样,洪学智再次接受任务,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举行了隆重的解放军上将军官授衔仪式。邓小平在中南海怀仁堂给洪学智、刘华清等17名高级将领授予上将军衔。

如果有细心的小伙伴就能发现,洪学智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而在1988年他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我军历史上是仅此一例的。

最重要的是在第二次授衔的时候,邓小平已经取消了元帅和大将的军衔,这样一来上将就是最高军衔。而在这17名被授予军衔的上将中,洪学智排在第一位,大家也能从中看出洪学智在军中的地位。

洪学智(第二排右二)

1989年11月,洪学智辞去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的职务,1998年洪学智正式离休。

到了晚年,洪学智还不忘关心祖国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教育。

某次洪学智在报纸是看到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北京大学一位来自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刻苦学习,但生活上的困难却给学习带来不便的情况。

这件事牵动了洪学智的心,他找来妻子张文商量全家该如何帮助贫困学生。洪学智夫妇感慨道:

“革命队伍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群众们的支持,我们曾在老区打过仗,因此对老区的人民也有着非常浓厚的感情。孩子们能考上北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我们也是不知道的。我们不管怎么样也要帮助他们,为他们做一点事情。”

于是洪学智夫妇和子女通过北京大学的有关部门,帮助了不少来自革命老区的学生。每逢端午节来临,洪学智还会给这些孩子们送去粽子。

在洪学智的带动下,他的孩子们也为这些学生资助了不少东西。洪学智说:“我们做的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这些对孩子们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也能激励他们成才,多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唐海信息港 X3.2  © 2015-2020 唐海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