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员工福利 https://www.zuifuli.com 清干隆年间,乾隆到宫廷的书画院闲逛,见一装裱工在裱古画,乾隆上前凑热闹,没想到他看到画上的题跋,乾隆忍俊不止地笑了起来,还诗兴大发命人准备笔墨,乾隆在笑啥?又想在哪幅画写字盖章? 这幅画就是《临韦偃牧放图卷》,作者为北宋李公麟,全卷纵0.46米,横为4.29米,经过统计画中有骏马1286匹,牧马人143位,这也是迄今为止,场面最浩大,气势雄伟最壮阔的牧马图 《临韦偃牧放图卷》构图巧妙,画面从动转静,前半部紧凑,后半部疏散,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一千多匹马,每一匹神态各异,但其长度不均不过两寸,李公麟笔法雄浑,如流云流水,仅用寥寥数笔,马的外观和气势都生动地表现出来。 画的卷首,群马奔腾向前,一马当先互不相容,让人观之激昂不已,到了中段马群千姿百态,有的在觅食,有的嬉闹,有的在奔跑,有的在翻滚。 100多位的牧马人,也浩浩荡荡出现在画中,浩浩荡荡气势恢宏,到了画的末段,则逐步入了怡然自得悠闲,马群开始三两成群的的休息,或卧或站。 这幅画1286匹马可谓是千姿百态,每一匹马的姿态无一雷同,足见李公麟绘画的功力。虽然这幅画给人大气恢弘之感,但由于采用了白描技法,因此给人清劲雅洁,淳朴温润观感。 不过这幅图,并非是李公麟创作了,在画卷右上角李公麟留下了几个字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 李公麟为何要临摹韦偃牧放图呢? 原来当时有人将《牧放图》进贡给了宋徽宗,宋徽宗看到后连声叫绝。感叹到此画举世无双,恐怕没人再画出, 没想到此时却有人献言说,这倒未必,有一个人能比他画得更好,宋徽宗连忙问是谁,回答:李公麟。 宋徽宗让李公麟限期临摹韦偃的牧放图,李公麟对着牧放图琢磨了很久,他明白一模一样的临摹并非宋徽宗想要的, 他要做的是创新和超越,该怎么做呢?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唐代鞍马画盛行一时,其中韦偃更是一绝,就连诗圣杜甫都留下了《题壁上韦偃画马歌》,盛赞其所画之马,而韦偃开创的画风,也影响了后世的画家。可以说是一代宗师,李公麟要更胜一筹,该怎么做呢? 后来的时日,令人很狐疑的是,李公麟并没有去临摹牧放图,而是到了皇宫中的御马厩内写生,过了些时日,养马请他别再来了,原来他寥寥几笔就生动传神的画出一匹骏马,养马的认为他再画,会把马的精气神都给画走了,他到时候不好交差,这也显示了他画作的传神之处。 接近限期时,人们见他迟迟不动手,好友都为李公麟捏了一把汗,但李公麟却在一个晚上,一气呵成地画出了《临韦偃牧放图卷》。并在画的角落亲自题字“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 可能许多人并不清楚,李公麟本身也是个大书法家,但他的字传世下来的非常稀少,一次这几个字即便是单独来看,也是价值连城的书法珍品。 时至今日,韦偃的原图已经不存,观者也很难比较他们的高低,但《临韦偃牧放图卷》线条之流畅,一气呵成气势如虹,它代表了李公麟艺术造诣的高度。 画卷中的人和物均为白描技法画成,线条流畅笔力浑厚,李公麟是白描技法的一代宗师。据说,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后人看到了未署名的线描古画,都会认为是李公麟的。 整个作品主次分明、马匹活灵活现,并没有重复和呆板。如此的鸿篇巨制,可见李公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缜密的运思,哪怕是临摹,完全没有重复,可见一斑。 虽然这幅画是临摹,但它是基于临摹的创新。而我们也能通过李公麟的摹本,去领略当年韦偃原画的风采。 宋徽宗对此画是爱不释手,此后画作就被珍藏皇宫内,一直传世到了明朝,洪武帝朱元璋画卷,想起了戎马一生,罕有的在画上题字“今天下已定,岂不居安虑危,思得多马,牧于野郊,有益于后世子孙,使有防边御患备虑间。” 题跋展现了朱元璋对马的情有独钟,在他眼里马匹如保家卫国将士一般,对安邦定国的功勋卓著,将李公鳞《临韦偃牧放图》内涵进一步的升华。有趣的事,题跋朱元璋的字如顽童笔迹,还出现了几个错别字,但让显露了朱元璋的真性情, 清朝时期,乾隆看到《临韦偃牧放图》朱元璋的题跋,乾隆诗兴大发,立刻在《临韦偃牧放图》上题跋“向于卷中见明高帝墨迹,英气飒飘,进露豪楮,恍睹其仪表。” 乍一看,乾隆似乎在称赞朱元璋,说他的书法很不错,但仔细品味,其实他又在调皮了,不过这只是乾隆一时顽皮,与洪武帝朱元璋跨越时空,在画上风趣的交流而已,乾隆的题跋并会降低朱元璋题跋的内涵。 《临韦偃牧放图》该画也可以说之至今,唯一朱元璋题字过的画作,也因此受到了历代收藏家的喜爱,至今画上有印玺近40方, 令人惊讶的事,900多年的时光,李公麟的这一幅鸿篇巨制,将唐朝韦偃,宋徽宗,明朝朱元璋,清朝乾隆都贯穿在一起,其上李公麟的题字,朱元璋的题跋,乾隆的提诗,都为该画增添了无数的趣味,而这些墨宝也是弥足珍贵。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